网站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宝刀资讯 / 正文
微信:15368827170

“水稻之王”和“阿昌刀”主人

2020-07-21 20:47:01 阅读 评论

人民政协网12月29日电记者  吕金平 “以前户撒生产的稻米卖不掉,现在不愁卖。”8月29日,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村民虞祖福在自家的工厂里边喝茶,边接受记者采访。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昌族是云南省特有民族,也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阿昌族总人口为3.9 万人。目前,德宏州阿昌族总人口31246人,约占全国阿昌族总人口的85%。主要生活在陇川县户撒乡、梁河县九保乡和曩宋乡。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掌握着一年两熟的“双季稻”种植技术,当地的“毫安公”品种,曾号称“水稻之王”。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的理想就是把户撒稻米送到全国千家万户的饭桌上,让大家了解户撒,走进户撒,爱上户撒。”虞祖福,这个地地道道的阿昌族汉子,和记者聊起了他的成长故事。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打响户撒稻米的名号,2006年,虞祖福从当地农信社贷款100万元,创办福睿粮油有限公司,经营粮食加工、销售、收购等。“我们公司向种粮农户承诺,稻米收购价格每公斤比市场价高0.1元。” 虞祖福表示,以2018年为例,他共收购当地稻米1.4万吨,补贴农户140万元。户撒乡的稻米几乎都被他收购了。农户们都愿意把稻米卖给他,每到收获季节,虞祖福也直接安排人去田间直接收购农户们的大米。“农户们收入增加了很多,在田埂上数钱,笑得合不拢嘴。”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福睿公司年产值上亿元,虞祖福也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稻米大王”。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虞祖福说,以前,户撒乡基础设施滞后、产业薄弱、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严重制约着阿昌族群众的发展。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多年持续脱贫攻坚,户撒乡阿昌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里有产业,家里有养殖,住房有新居。新村、新路、新学校、新广场,一片欣欣向荣。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富裕了的虞祖福依然保持着勤俭风格,爱抽烟的他平时抽得最贵的烟,也就是20多元的云烟“软珍”。但对于三个子女的教育投入,他毫不含糊。在“万企帮万村”的扶贫工作中,更是拿出了上百万元,支持阿昌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扶贫,关键是要扶志扶智。”虞祖福说,他联系着7个贫困户,经常去农户家和他们一起分析研究如何脱贫。多年来,他除了在企业安置贫困户外,还通过捐资助学、种养殖业等方式,扶持当地贫困户发展。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今天的我,也没有阿昌人民的今天,我们永远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的跟党走。”虞祖福心怀感恩。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离开虞祖福家,在县、乡干部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许喃元的店铺,采访“户撒刀”手工锻造工艺。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户撒刀”又称“阿昌刀”,因产于户撒乡而得名。“阿昌人制刀,景颇人用刀。”户撒刀的制作者就是阿昌族。阿昌族制刀历史至今已有600多年,早在明清时期,阿昌族打造的户撒刀就已经闻名遐迩。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见到许喃元,她正在店里忙着收拾各类刀具,她和老公开了一家“户撒刀”生产销售店,她负责生产,老公负责销售。我们围桌而坐,聊起了她的历史。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我的童年里,寨子里的三十多户人家都打刀,小锤与大锤相互交替捶打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在整个寨子上空回荡,很有节奏、很有韵律,这个声音是我童年记忆里最美的旋律。”许喃元回忆。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许喃元出身于打刀世家,父亲许保和是户撒乡芒炳村芒旦寨子有名的刀匠,父亲打破了户撒刀传男不传女的旧思想,许喃元成为许氏户撒刀的第五代继承人,也是陇川县首个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户撒刀传承人。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一把刀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一片匠心在刀中。”许喃元介绍,户撒刀制作工艺包括下料、制坯、打烊、修磨、饰叶、淬火、抛光、做柄、制带、组装等10道工序,她还从父亲那里传承了双面走铜的绝活。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面走铜是许喃元父亲的独创,在成型的刀上均匀的涂上铜,然后拿到松碳上烤,可以让刀看起来更绚丽。这项技术考验的是铜的配方以及烤时温度的把控,温度掌控好了,刀的受热均匀了,走出来的铜才够华丽。现在,会双面走铜工艺的人已经很少了。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户撒乡有数千人从事户撒刀行业,店铺有上百家,每年都有上千万元的销售额。2019年7月,许喃元成立“云南喃元工艺品有限公司”,跟多家打刀户合作把控好品质,主推菜刀,她力求把户撒菜刀品牌做大做强。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户撒刀除了承载日常生活实用功能外,也更多承载了阿昌族的民族历史文化。“我将把户撒刀的工艺一直传承并创新下去。”许喃元信心坚定。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条43公里长的户撒乡环乡旅游道路,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新景点。”随后,记者深入户撒乡户早村委会采访,村委会主任石乔广介绍。走进来细寨,一幢幢新建的阿昌族民居特色浓郁,村里道路平整、环境整洁,民族文化广场、文化传习馆和特色网店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齐备,村寨展现出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省烟草专卖局派驻户早村工作队队长杨涛介绍,从2015年起,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对户撒乡实施“幸福阿昌”工程,开展了环乡柏油路、特色民居建设、农业灌溉设施、饮用水工程等项目建设,户撒乡为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环乡道路连接了户撒坝子东西两端,沿着一条路就可体验阿昌民族文化、赏户撒美景,整个户撒将成为乡村旅游新景点。”杨涛介绍。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没有党的帮扶政策,我们的寨子不可能有这么大变化。”石乔广感慨。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驱车离开时,记者明显感觉到,一副幸福美好的阿昌画卷正在美丽的户撒坝子静静描绘开来。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出处https://www.rmzxb.com.cn/c/2019-12-29/2494654.shtmldng云南户撒乡刀网-(www.husaxiang.com),传承600年户撒刀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试试用"←"或"→"方向键快速翻页把 (^o^)/

微信:15368827170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